(撰稿者:蔡家宇/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花甲男孩在聯大:作家楊富閔駐校活動」今日在國立聯合大學舉辦第三場系列講座,駐校作家楊富閔特別邀請台灣歌劇《我的媽媽欠栽培》導演游源鏗老師蒞校演講,分享文學作品從二次改編、再創作到完成演出的心路歷程。游源鏗也表示經過三十年再到苗栗,記憶仍然停留在服役階段,一踏入聯大校園,心中的感觸相當多。不禁現場演唱了一首客家傳統歌謠。

提到與楊富閔的跨界合作,游源鏗表示原先彼此並不認識,一開始純粹是以作品來交流。最早從《花甲男孩》認識楊富閔,再從《我的媽媽欠栽培》走入文學的思維與世界中,進一步產生了改編、拍攝的念頭。合作初期漫步在台南大內時,看著自己並不熟悉的台派「庄頭」與熟悉的洋派「酪梨」,在大內這一個小村落產生文化交融,特別有趣,像極了靜態的文本與動態的戲劇互相溝通。這種激烈但美麗的碰撞,如同劇中台詞:「哦!這就是圓山大飯店哦?看起來好像一格一格的光明燈,點一格收一千。」(台語)

游源鏗亦表示,散文改編成戲劇演出是場相當艱難的工程,情節事件分散、人物構成複雜,要攫取其中的重要亮點,難度猶如海底撈月。但他也說,在宗教文化與陣頭習俗普遍的台南大內,媽祖廟中的光明燈不只是楊富閔原生故鄉的印象元素,同時也點亮了自己對於文學改編的靈感。其中,日治時期文人張文環的〈閹雞〉,以及導演自身生命經驗,都在劇本的編寫過程給予啟發。從而讓原著作品分離錯綜的角色關係彼此串聯,不僅將整部《我的媽媽欠栽培》中,原生故鄉的「人物」主體放大,更讓村落裡每一個人的故事鮮活起來。游源鏗提及楊富閔的《我的媽媽欠栽培》就像一本「媽祖婆的點名簿」。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一本經過反覆拆解的善書。

對此,楊富閔也分享成長過程中,整個村莊裏「楊」姓的光明燈,如同自己童年的回憶所在,亦是自己創作的長明之光。而標題中的「栽培」二字,除了自我精進之期許,亦有接地氣的扎根意象。自己的創作經常從生活中的經驗出發,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寫作,而不是刻意閱讀的產物。

演講開始前游源鏗導演現場演唱一首客家傳統歌謠
(攝影者:林鍇宏/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本次之演講活動由駐校作家楊富閔擔任主持人,並由游源鏗導演主講
(攝影者:林鍇宏/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游源鏗導演提及,串接劇情時從小說家張文環作品〈閹雞〉得到啟發,並覓得共同點
(攝影者:林鍇宏/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演講中談及與駐校作家楊富閔的跨領域合作,兩人對談互相交流心得
(攝影者:林鍇宏/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駐校作家楊富閔分享自己成長過程的生活經驗是如何影響自己的文學創作
(攝影者:林鍇宏/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演講結束後,游源鏗導演與駐校作家楊富閔邀請學生一同拍攝團體照
(攝影者:林鍇宏/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