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台師大台文所博士生邱比特;攝影:蔡旻軒

繼台文專業與影視產業議題的研討,「2017台文青年論壇」的第三個議題——「台灣文學系所的出路」台南場於5月6日上午10時在國立台灣文學館第一會議室舉行。本場論壇由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蘇碩斌主持,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候選人蔡依伶、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江昺崙與談。

 

活動開始由本會秘書長張俐璇教授致歡迎詞、說明學會成立宗旨,並向國立台灣文學館的支持與合辦表致謝意。張俐璇秘書長指出,台灣文學是一門「接地氣」的學科,它與社會的脈動密切關聯。「2017台文青年論壇」系列活動即是透過對台灣文學迄今之發展加以檢視,提列並開拓更加符合當前社會現況的前進路向。

 

本會監事、論壇主持人蘇碩斌教授首先肯定台文青年論壇的意義,他認為此一系列活動之舉辦乃是台灣文學學門有意識地對於自己作為一門學科進行檢討。從體制化二十年的議題開始,再揭開台文專業參與影視產業的可能性。然而,不僅是特定的產業,台灣文學的出路應有更廣大的空間。

 

蘇碩斌教授指出,為了應對學院內部壓力,來自社會運動、草根土地的台灣文學,經過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高等教育評鑑浪潮,使得我們有時似乎忘了台灣文學之存在乃是為了回應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換句話說,除了學術研究,我們有沒有辦法尋回我們本來的草根性——回應社會與現實問題。比方說,歷史作為一門學問,其所求不是要回到過去,而是為了看望未來。蘇碩斌教授言,台灣文學也是這樣,必須思考我們所要回應的問題。因此,文學不只是一種寫作型態,更是面對所處時代的回應方式。

 

在學院體制內,台灣文學不屬自然科學,也不若人文社會科學範疇裡的強勢學科——如管理學與傳播學,甚至與中文系有著完全不同的關懷。蘇碩斌教授認為,經由一組組相對的比較與思考,台灣文學的特色便彰顯出來。台灣文學不必為了迎合其他學科而改變自己的特色,重要的是如何與其他學科進行配合與協調。

 

與談人、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候選人蔡依伶指出,「台灣文學系所的出路」直接對應的問題即是「台灣文學系所『畢業生』的出路」。她認為,「文學」以文字作為表達工具,雖顯得傳統,然而當前的社會仍然需要文學——用以思考自我、思考人己,以及思考現今所有的文化現象。至於「台灣」,更是廣及一切與我們生活著的社會有關的物事,甚至與全世界關連。

 

蔡依伶女士以台灣文學系所培育的博士為例,點出當前所遇之就業困境。她指出,國際勞工組織所倡「體面勞動」(decent work)應使勞動者的權利受到保護——有足夠的收入、充分的社會保護,以及工作機會。她認為,在當前教育體制中,台灣文學系所畢業的博士人才不僅沒能到達體面勞動的條件,甚至在艱困的謀職挑戰中,還受要求產出相當品質的研究論文。蔡依伶女士認為,我們所處的社會已不同於前行師長一輩進入台灣文學學界的脈絡,無法循其軌跡取得教職,我們應尋索另外可行的路徑。

 

如果說,謀求教職之困難是人文學科畢業的博士之普遍困境,蔡依伶女士指出,我們便可以特殊性來解決普遍性的問題。她認為,台灣文學人才的特殊性在於,花費較低少的成本,亦足以產出同樣水準的成果。她並指出,台灣文學高等教育的專業在於研究調查及其教學——經過踏實於土地的研究調查之後,設計、安排對於現今生活有所助益的教學內容。此外,她也以特色民宿的經營為例,說明台文系所提供的地方史地調查與研究,其實甚有發揮應用的空間。

 

與談人、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江昺崙首先援引葛蘭西的文化霸權(hegemony)之說,指出長久以來,台灣文學「體制」與國家共生。此外,台灣的文學典律亦長期受政治力引導,偏重文化中國的想像,才使得中文系得以成為「文學」的主流。儘管國民黨及文化中國的影響力逐漸消解,不過,其長期操演而創造出來的文化霸權仍占據學院體制。然而,江昺崙先生觀察發現,媒介的推陳出新及其開發出來的空間,很是台文專業介入、參與之處。他認為:「技術日新月異,文學的形式、邊界乃至於想像都面臨翻天覆地的挑戰。我們的希望因此不在結構的翻轉,而是來自於物質的革命、來自於媒介的創新。」

 

江昺崙先生指出,不要把所有的投資都放置在國家體制——被動接受國家由上而下賜予機會,是威權時代的供需模式。我們已身處民主自由的時代,媒介和工具改變,文學的內容與邊界亦會受到影響。因此,掌握新的文化生產媒介,才是當前有效的投資。他分析文化場域的三個部門——國家、自由市場、公民社會:由於國家往往趨向保守,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代表文化霸權的詮釋戰場,因此勢必轉移到自由市場與公民社會。然而台灣公民社會的力量有限,因此他又道:「至關重要的戰略位置,實際上是在自由市場。」江昺崙先生指出台灣文學的生產系統已產生變化,過去掌握典律的文學獎、副刊與雜誌,以及學院內的評論都已漸失功用;取而代之的是社群網路的經營——相應的訂閱、追蹤與分享等功能。如此一變,生產端的創作者得以直接與讀者接觸,不再需要透過操作典律的中介角色。他據此提出現今新興文化產業所具有特性:新媒介、團隊合作、內容至上。文化產業紛呈新出,其所需用以填充的「內容」,就是台灣文學專業可以大展身手加以介入、占領、擾動甚至引帶需求的機會。他說:「我們以台灣價值向社會說話。只要能跟社會對話,就能介入文化生產。」

 

主持人蘇碩斌教授回應指出,台灣文學系所不是職業訓練機構,無法一一提供對應的職業技能予每一個人。系所層面,透過不斷地檢討,修正學科的定位、課程的架構及其開設。應提供學生面對當前社會「該學的」技能,而非重覆講授既有師資「會教的」知識。至於產業接軌,蘇碩斌教授也提醒,安排學生參與業界實習,不應是為了配合產業進行職業訓練,而是為了培養學生對市場與現實社會的理解能力。除了瞭解社會人群的思維之外,掌握足以呼應當代世界的文字能力亦是相當重要的。當前的我們,不需要也不可能循著師長一輩曾經走過的軌跡以謀求出路。不用上溯千百年的歷史,我們自有我們的時代。隨著科技發展、傳播方式的改變及進步,如何跟著時代腳步,搭配相關技術,開創師長一輩所未能想像與發展的事業,才是現今台文人的功課。

 

論壇尾聲,三位台灣文學研究前輩——林瑞明(林梵)教授、陳萬益教授、呂興昌教授接連發言、給予鼓勵,更使得本場論壇深具傳承意義。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陳萬益教授對與談人所言表示認同,他說,不同世代都有其階段性的任務,也都有各階段相應的挑戰。曾被稱為「險學」的台灣文學,其實充滿開展的生機。雖然不若中國文學那樣龐大,卻反而因為小巧、沒有包袱,台灣文學顯得靈活、可塑——面對正在轉型的社會,它是易於因應變化而調整的。陳萬益教授例舉高鐵車上雜誌《T-Life》的內容及其可能讀者,鼓勵台文青年應有自信勇闖新出的文化場域。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林瑞明教授認為,每個時代都有其各異的內涵,我們的戰鬥位置亦應隨時代趨勢而定位。除了從眼前的時空找尋自己的位置,台文人還要勇於「無中生有」——從看似沒有空間的世界中,創生、謀出一個可能的機會。對青年一代的台文人,林瑞明教授因此表示他充滿信心。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呂興昌教授主張,台文系所訓練出來的學生,絕對具有擔任中等教育「國文」師資的能力。「國文」本身的界定,則有賴我們繼續於體制內戰鬥。除了現代文學,呂興昌教授提醒,在漢詩史料發掘與「有聲書」製作的前例之後,台灣古典文學的訓練仍大有其發揮及應用的機會。

 

活動最末,蘇碩斌教授綜述其觀察:台灣文學當前雖遇有危機,然而此際或許亦是開出另外多種可能的時機。體制內的課程安排需要檢討,不只是眼前遇有危機的現在,未來也必須時常反身檢討,以保持台灣文學與現實的連結——以台灣文學作為思考模式,我們距離社會便不會是遙遠的,換句話說,我們是用我們的文學專業在靠近這個社會。

 

同此論題,台北場將於13日下午2點在台北教育大學藝術館國際會議廳舉辦。「2017台文青年論壇」壓軸場,將由本會理事長林淇瀁(向陽)主持,小說家朱宥勳、獨立研究者藍士博與談。